婚姻调查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调查信息 > 婚姻调查

家的意义:在漂泊时代寻找归属感!

更新时间:06-16点击次数:

深夜十一点,地铁站里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像迁徙的鱼群,涌向城市各个角落的出租屋。他们刷着手机里的租房软件,计算着下个月的房租还能不能挤出钱给老家父母买件棉袄。在这个房价每平米抵得上老家半头牛的年代,"家"成了奢侈品,连睡觉的床都像临时借来的。

现代人把家过成了酒店。早上七点在城东的合租房里醒来,晚上十点回城西的公寓入睡,周末在城南的父母家蹭饭,假期去城北的民宿打卡。我们像候鸟一样迁徙,却总找不到落脚的枝桠。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调查:当代都市青年平均每1.8年搬一次家,超过60%的人觉得"房东随时可能赶我走"。

8.jpg

但家从来不是四堵墙。杭州拱宸桥边有个"神奇"的理发店,老板坚持给独居老人免费理发二十年,小店成了老街坊的会客厅;北京胡同里,租客们自发组织"楼道火锅节",电磁炉在楼道里排成长龙。这些故事告诉我们:当水泥森林让人与人隔着防盗门,我们更需要主动创造"家"的温度。

真正的归属感藏在细节里。有人坚持在出租屋窗台养绿萝,看着它从蔫头耷脑到爬满窗框;有人每周日给父母打视频电话,教他们用智能手机拍广场舞;有人加入社区志愿者,在帮助独居老人时找到了"被需要"的价值。就像心理学家说的:"归属感不是等来的,是用心经营出来的。"

北宋文人苏轼被贬黄州时,在浔阳江头盖了间雪堂,写信给朋友说:"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?"千年后的我们,或许该学学这种智慧。家不在于房产证上的平方数,而在于心里那盏为某人留的灯。当漂泊成为常态,我们更要学会在流动中扎根——毕竟,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

扫一扫,添加微信

热线电话:

15723272750 重庆江北区 admin@youweb.com
Copyright © 2012-2027 重庆福义咨询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  网站备案号: